60载“环卫梦”满城新景入眼来
来源:市城管局   2014-10-24 14:53
浏览量:1 | | | |

半个多世纪前,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环卫作业条件差,技术程度低,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十分落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几乎是一种常态;而21世纪的今天,古城巴陵处处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象,市容面貌洁净秀美,大街小巷溢彩流光,现代化环卫设施设备遍布全城,市民无不以身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幸福岳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几代环卫人的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推动着城市环卫事业一步步向前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市环卫局为首的全市环卫工作者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环境卫生品质之城”工作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推动我市环卫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市容环卫工作已成为岳阳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开辟创建路 环卫事业展巨变

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从上个世纪落后的个体保洁开始,岳阳环卫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至今,我市各级环卫专业机构健全完善,城区环卫工人近5000人,服务面积达2300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850吨,同时城区拥有高标准公厕106座、垃圾站64座,各类环卫机械设备200多台……在半个多世纪的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中,岳阳环卫事业实现了化蛹成蝶。

机械化作业率突破60%。60年代以前,环卫运输工具是箢箕、箩筐、手推车、板车等传统工具。1998年,市环卫局购置第1台垃圾清扫车,结束岳阳街道机械化清扫为零的历史。从2009年起,我市先后投入5000万元添置机械清扫车、高压洒水车、垃圾运输车等各类环卫机械设备100多台,城区环卫机械车辆达到220台,环卫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60%以上,中心城区环卫工作由此告别了过去以人工保洁为主的作业模式,正式步入了集机械清扫、高压冲洗、护栏清洗、洒水降尘、洗扫吸污和人工保洁于一体的新型作业轨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1985

年前,我市生活垃圾一直无固定处置场所,大多倾倒在湖边和郊区菜地。1985年,我市在北港乡奇家村建立首座垃圾处理场、此后陆续建立了羊角山、花果畈、罗家坳、君山等4座综合垃圾处理场。目前,城区日产生活垃圾800多吨,从收集、运输、处置全部实现了无缝对接,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经处理后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花果畈垃圾场被建设部评为全国II级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筹建之中。

名副其实的“国家卫生城市”。1986年,岳阳正式提出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此后岳阳两度跨入“全国地级市‘十佳’卫生城市”行列,连续十二年荣获湖南省城市爱卫检查冠军。2003年,我市经过17年艰苦创建,正式摘取“国家卫生城市”桂冠。2008年我市迎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被建设部再次确定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环卫工作从此步入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管理轨道,慕名前来我市考察学习的国内环卫同行络绎不绝。

打好“组合拳”古城巴陵焕新颜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大市民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愈来愈高,如何保持“时时干净、处处整洁”,是摆在岳阳环卫人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市环卫局作为全市行业的领头雁,敢为人先,一路开拓,务实求为,用“破、立、引、活”四法,走出了一条适合岳阳环卫实际的发展快车道。

破旧制,推进专业化管理。打破沿袭多年的“块块管理”状态,按照清扫、清运、处理等不同的工作职责,划分为五个专业所,将人员、资金和机械设备等资源在系统内重新科学配置,使干部职工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推动环卫工作日益精细,工作效能大为提高。

立标准,推进企业化管理。按照企业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制订出台并不断完善《环卫作业工种质量标准、工作流程及行为规范》,开展全员“灌标”,要求干部职工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落实到位,有效确保了环卫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运转、高质达标。

引活水,推进市场化管理。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辖区范围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和标段,根据人流量、物流量、车流量、垃圾量等因素,核定招投标底价,一部分面向社会招投标,一部分面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实行模拟市场招投标,有效增强了干群队伍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

活经络,推进分类化管理。根据不同道路、不同时段、不同季节以及人们生产生活规律,结合环卫作业的特点,将路段合理划分为商贸旅游区、行政办公区、餐饮酒店区,将天气划分为晴天、雨天、起风天,将每天作业时间划分为清扫保洁段、机动补强段、夜间辅助段,科学组合出20多种应对举措,以制度的方式在全局推广,明显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卫生质量的影响。

2010年,市环卫局获“湖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应邀在全省环卫工作大会上作为唯一代表推介先进经验;2013年,我市在全省爱卫暗访检查综合评价中荣获第一名,岳阳环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上升。

编织民生网 环卫工人有尊严

上世纪,岳阳环卫人流传一个“小康”梦想,那就是“四子”登科,作业工具配齐机械车子,上班回家有落脚房子,基本生活不愁票子,成家年龄易找妹子。

跨进新世纪的门槛,环卫人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淳朴务实的作风、卓有成效的业绩,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尊敬,工作和生活都更加体面和幸福。

地位和待遇明显提升。近五年,市委书记、市长调研环卫工作、看望环卫工人26次,其他市级领导多达60余次;每逢全市大型文艺活动,环卫工人都会应邀成为前排座上宾;各类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志愿帮扶环卫工人32次;与此同时,环卫人获得的各类荣誉接踵而至,其中国家级劳模2人、省部级劳模4人、建市30周年感动岳阳人物1人,另有160多人被市政府授予“城市美容师”、“最美环卫工人”等光荣称号,近百人获市政府三等功以上嘉奖。精神是支柱,物质是基石。五年来,环卫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稳步增长,特别是编外人员的工资5年增长3倍,高温寒碳补贴翻了5番,节日、高温、特困等慰问定期开展;2013年底,我市投入近1000万元,为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编外环卫人员统一购买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率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的前列,使全体环卫人解除了后顾之忧,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自信。

强度和风险同步下降。坚持内外发力,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在外部,重抓污染源头管控。市政府发布市容管理通告,新闻媒体开辟丑陋行为曝光栏,各部门坚持上路段文明引导,乱丢乱扔现象有效遏制;城区实行煤改气,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垃圾量逐渐下降;基建工地和散装货物运输得到严格监控,撒漏污染明显减少。在内部,重抓生产一线减负。大批环卫机械设备投入使用,街道普洗制度强力推进,错时分类管理全面实施;坚持机关带基层,干部带群众,领导承包路段责任,机关行管人员下一线协助捡拾垃圾,环卫工人作业的外围环境得到优化。与此同时,积极构筑安全保障屏障。市环卫局平均每年投入近百万元,为所有环卫工人配备了四季反光安全工作服。2007年,市城管局联合市公安局成立城管综合执法大队,积极维护环卫工人合法权益,每年依法处理各类辱骂、殴打环卫工人事件20多起。今年,又有新的动作,我市有望成立环卫专项救助基金,环卫人安全保障更加坚实。

昔日无人问,今朝挤满门。一张温馨的环卫民生网,让环卫人切实体味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谛,满足之情洋溢在眉宇之间。

构筑品牌梦 社会共建扬风帆

“你给我一份关爱和支持,我给你一个干净整洁的岳阳。”环卫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在更高起点上打造市容卫生精品,实现环卫事业新一轮跨越,我市勾画出了一幅齐抓共管的环境卫生美丽画卷。

领导科学构图。“城市环境卫生既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也是展示岳阳形象的第一窗口,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这就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环卫工作的科学定位,描绘出了环卫事业的发展蓝图。近几年,我市“五创提质”开展得如火如荼,环卫人作为创建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压力很大,但受益也很多,政策更倾斜,关怀更频繁,时刻感受到了温暖,信心倍增,士气大涨,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活力。

部门齐心作画。从主街到小巷、从市场到社区,戴着红色袖章的文明引导员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不是作秀,不走过场,捡垃圾、劝市民,风雨无阻,身体力行,为城市管理减负。这就是市文明办、爱卫办、五创办开展活动的剪影。部门联动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环卫工作,既开展街道保洁,又注重心灵净化,理解、支持、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大戏时时处处都在上演。

市民协力绘色。城市红绿灯、候车亭、学校周边,人流车流最多,往往极易受污染;在岳阳,随意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市民戏份正在加重,不再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岳阳很干净,就和自己家一样,在家不乱丢垃圾,出门在外就应该一个样。”一位在等车的王姓女士说,一句话,讲出了岳阳人是如何争做城市主人的。在岳阳,每个人的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为建设“美丽幸福岳阳”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毛志坚 喻 阳)

后记:岳阳环卫事业的发展经历如同一部历史,既厚重又深远。今天,我们捧读这部历史深刻感受到,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有广大环卫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智慧和魄力,汇集着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倾注着全体市民的热情与参与。从环卫工人的张张笑脸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抑或是出于感动,抑或是出于责任。于是,他们挥舞扫帚的身影更加可亲可敬,依然是那么富有奋斗激情,夜以继日用奉献书写着美丽的“环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