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诚成
今年8月1日,岳阳城区最严“禁炮令”正式施行,城区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一个多月后,绝大多数市民“静悄悄”地过完了中元节。昨日,记者从市禁炮办了解到,自《岳阳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实施后,截至8月30日,市禁炮大队共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案件5起,实施行政处罚2200元。另据了解,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市禁炮大队重点强化了对丧事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共对中心城区58起因办丧事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共计处罚金额3.35万元。
现状:城区鞭炮店改行卖烟酒
中元节前后烧纸放炮,早已成为一种习俗,但今年的岳阳却与往年有所不同。
“往年的中元节,到处都放炮。现在社区专门划出了祭祀的地方,也很少听到炮声了。”家住黄沙湾社区的荣女士告诉记者,往年的中元节前一个星期开始就不断有炮声响起,到了晚上也休息不好,第二天出门楼下到处都是炮渣,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火药味,今年明显感觉安静了很多,马路上也干净了不少。在荣女士看来,“禁炮”后市民普遍自觉执行。这种自觉的意识一方面来源于政府部门的严管,另一方面来源于大家对放炮加重雾霾天的担忧。
不仅如此,近日记者在城区走访发现,几家原本售卖烟花爆竹的商店,都改成了烟酒商铺,“卖鞭炮也是为了赚钱养家,现在禁炮令出台,买的人也越来越少。”店主张老板说,最严禁炮令一出,他就马上改卖烟酒了。
变化:因炮受伤事故为零
周平是巴陵中路的环卫工人,平时负责管理巴陵中路一带的环卫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往很多门店开张、小区里红白喜事、各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放鞭炮,“以前清扫鞭炮是家常便饭。尤其是过年期间,鞭炮从早放到晚,垃圾桶根本不够放炮屑,我们每人拿着个大编织袋,直接用手将炮屑拾进去。凌晨5点开始打扫,一上午都扫不完。”周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基本听不到鞭炮声了,“不放炮就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现在工作量至少减少了七八成。”周平说,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环境好了,大家才会觉得舒服。
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炸伤、烧伤的事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以往在春节、清明、中元节等放炮较多的节日期间,因燃放鞭炮受伤而前来就诊的患者比较多,尤其以小孩子居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类患者几乎为零。
数据:一月查处5起违规燃放案
“在8月1日《岳阳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施行后,我们加大了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了区、办事处、社区的禁炮执法与协管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及时报告、及时处置的‘禁炮管理四及时’,让禁炮管理收获实效。”据市禁炮办工作人员介绍,市禁炮办加大对基层禁炮责任落实情况的考评考核力度,要求执法部门严格查处涉炮案件,将禁炮责任下沉到区、办事处(乡镇)、社区(村)。如果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公民个人予以警告,可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但执行“禁炮令”以来,仍有少数人不听劝阻,以身试法。
据介绍,8月1日禁炮《办法》实施一个月,市禁炮大队共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案件5起,实施行政处罚2200元。
另据了解,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截至今年9月4日,市禁炮大队共对中心城区58起因办丧事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共计处罚金额3.35万元。
行动:9月集中开展炮源整治
城市对烟花爆竹由“限”到“禁”,从一刀切、临时性、间歇性的管理模式到区域化、专门化、常态化的管理,这顺应了民众对城市发展的需要,体现出了政府管理的与时俱进。然而,如何把“限炮令”做好,既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意愿,又能起到正确的引导,这需要创新管理与服务的思路,科学决策,合理安排,尤其是引导市民转变传统观念,摈弃陋习更是禁炮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了环境更好,为了天更蓝,大部分市民不燃放烟花爆竹的意识越来越强,“少放一组烟花,多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深入人心,许多市民表示“哪能抱怨着盼治理,自己还图痛快放烟花?”
“禁炮要搞好,一是加大宣传,二是切断源头。”这意味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将同步不允许任何烟花爆竹经营点存在。“目前我们已对‘六区’下发通知,要求各区持续开展禁炮宣传的同时,在9月份集中开展城区禁炮区域内的炮源整治行动,收缴和销毁非法经营、储存的烟花爆竹,彻底切断城区禁炮的源头。”市禁炮办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