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大城巴陵入画来
来源:环卫中心   2019-09-30 17:40
浏览量:1 | | | |

精细清洗街道

护栏清洗

水域督查打捞船

高效抑尘车

□文/图 喻阳 张颉

环卫作业实现机械化

从解放初期城区的几条街、几十名个体清扫工,到如今清扫保洁总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米、环卫从业者5000多人,日处生活垃圾900余吨,岳阳环卫披荆斩棘、破浪前行70年,实现了化蛹成蝶。

上世纪60年代前,岳阳街道清扫还只有扫帚,运输垃圾要靠箩筐、木推车等传统工具。到1998年,市环卫处购置第1台清扫车,结束了我市机械化清扫为零的历史。进入新世纪后,我市逐步加大环卫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特别是2017年以来,市环卫中心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添置清扫车、高压洒水车、抑尘车、密闭式垃圾运输车等大型机械80多台,电动快速保洁车100台,将环卫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65%以上,城市环卫工作正逐步告别过去以人工为主的作业模式,正式步入“深度清洗+快速保洁+吸尘抑尘”相结合的立体化、机械化作业轨道。

城市公厕质数双提升

1976年以前,城区仅有35座公厕,全部为老式旱厕,粪便需手工清掏。后来随着环卫部门新建大量冲水公厕,旱厕和掏粪工逐步成为历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19年,城区有一类公厕67座、二类公厕54座、三类公厕35座,合计156座,所有公厕造型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内外环境干净整洁,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优雅温馨的

城市的发展进步,市民是最好的见证者。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特别是“全国文明城市”等一个个城市品牌被我市悉数收入囊中,岳阳的人居环境和卫生面貌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快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溢于言表。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几代环卫人的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市容卫生品质,以市环卫中心为首的全市环卫工作者,紧紧围绕“一三五”基本思路和“精细、智慧、人本、绿色”的城管理念,坚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市民同心同行,与城市相融共进,推动我市环卫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市容环境卫生已成为岳阳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如厕环境,特别是新建的高铁站公厕达到五星级管理标准,有效提升了岳阳的城市形象。同时,为进一步方便市民如厕,从2018年起,市环卫中心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签订协议、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30家临街产权单位自用卫生间免费对外开放,有效缓解了市民如厕难的问题,得到社会普遍好评。

城区垃圾随产随清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城区既没有垃圾中转站,更没有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都是露天堆放、运输,并直接倾倒在郊区。随着1985年城区第一个垃圾场、1993年第一个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我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市环卫中心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国家最新环保标准,投入4000万元对花果畈垃圾场实施提质改造,优化和增强了该场的作业功能,城区每天900余吨垃圾实现了“随产随清,随运随处”;另投入2000万元租赁了一套大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与该场原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同时运行,全面提升渗滤液处理能力,场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维护。

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作为全市环卫行业的领头雁,市环卫中心始终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积极兴利除弊,破旧立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岳阳实际的环卫管理新路子。通过调模式、强管理、挖潜能,推动环卫工作实现“从粗放向精细、从被动向主动、从经验向科学、从突击向长效”的质的飞跃,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近年来,市环卫中心积极持续推行环卫工作标准化管理,突出环卫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效减少了重复劳动;推行“一线工作法”,转变了环卫队伍工作作风;针对工作中的“疑难杂症”,该中心领导班子集中把脉、对症下药,全面提升快速除污保洁能力;创新源头管理,在主城区与交警等部门携手开展“车窗抛物”专项整治,强化执法遏制基建场地、砂石码头和运输车辆撒漏等,减少道路环境污染,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市环卫中心积极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每年按政策落实绩效工资调增和临聘人员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障,从根本上消除一线环卫工后顾之忧。尤其2018年,市环卫中心斥资近300万元,在城区新建了23座环卫工人休息室,并配齐了空调、沙发、饮水机等设备,让环卫工人真正感受到环卫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激发了工作激情。

勇立潮头逐梦未来

2019年初,岳阳被确定为大城市。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大城市呼唤大作为。进入“大城时代”,岳阳环卫人再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辽阔征途已经徐徐展开,行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和全社会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日益重视,各类环卫作业机械设备的大量投入,环卫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升级进步,我市环卫事业随之进入提速发展快车道:2017年初,中心城区水域环卫所成立,环卫工作从街道向河湖延伸,古城巴陵呈现出“天蓝、街净化、水美”的祥和之景;2018年7月,城区快速保洁启动,垃圾滞地时间大幅缩短,街道保洁标准和效率全面提升;2019年初,智慧环卫平台建成,信息化、智慧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已成为环卫管理的主旋律;2019年5月,餐厨垃圾处理所成立,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实现规范管理,为市民食品和公共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启动试点、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提上日程、洞庭湖水域环卫码头建设正全力推进、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使用国内最新技术的大型垃圾中转站即将建成投用……随着一个个大项目建成,一项项新技术落地,宜居大城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意气风发的新一代环卫人,正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初心,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打造清洁靓丽、宜居宜业的城市市容环境,描绘“山”“水”“人”“城”相融相伴的和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