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净城更美——写在岳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正式挂牌成立之际
来源:岳阳日报   2019-01-30 09:05
浏览量:1 | | | |

冬日的王家河畔

岳阳展现生态环境优美画卷

穿行于岳阳城区,但见空气清新舒畅、街道干净整洁、环境生态优美……

近年来,岳阳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城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单位,局机关获评“湖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这背后,离不开岳阳城管人奋勇当先、只争朝夕的日夜坚守;离不开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默默付出。他们将汗水挥洒在巴陵大地,用双手呵护着这座城市的容颜。

妙笔 巧绘奋进的“蓝图”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只有以“绣花功夫”描绘这座城市的全新蓝图,才能营造更加秀美的幸福家园。

市委书记刘和生多次强调:“努力把岳阳建成最干净、最卫生、最整洁、最宜居、最有品质的城市。”

目标决定导向。市城管局审时度势,描绘发展蓝图:以“生态、清爽、空旷、宁静”为管理目标,以“出门就是工作,上街就是管理”为工作理念,以标准化、精细化、网格化为行动要求,以信息化、机械化、市场化为基础保障,围绕环境卫生、城管秩序、园林绿化、文明引导“四个重点”,落实日常管理、项目建设、方法创新、队伍管理、中心工作“五大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新的发展思路就是指挥棒。随即,岳阳城管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强势推进。

精细 擦亮城市的“底色”

“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城市管理和良好公共服务。”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上任伊始,就要求城管部门做到“四精”。即精明思维、精细管理、精致标准、精美目标。顺应期盼,市城管局对各项工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实施全程精细管理。

城区推行机械清扫、人工普扫和水车冲洗降尘相结合的保洁模式,组建由百名环卫工组成的“保洁轻骑兵”管控“视觉污染”,联合交警部门以“车窗抛物”整治为切入口探索源头管理,购置多功能抑尘车推动环卫保洁由地面“无灰尘”向空中“无扬尘”拓展,环卫工作连续两年获人大评议及意见整改“双好评”;常态开展城区乱停乱靠、夜市经营、占道经营、马路游摊、鞭炮燃放、广告招牌六大整治,火车站地区喊客拉客、的士拼客、非法营运、乱停乱靠四大整治,对违法的坚决打击,违规的坚决取缔。

按照“广宣传、查炮源、沉责任、强督查”的思路开展禁炮整治,城区再现“岳阳蓝”;对交警控高牌广告、路牌和公交站台不雅广告、金凤桥南路与岳阳大道交叉处的立柱广告依法强制拆除,社会各界反映良好;完成联港南路综合整治工程。

规范15家渣土运输企业市场化经营、更新环保智能密闭渣土车498台,并实现专用号牌管理,市容秩序保持持续稳定;对道路、桥梁、涵洞、泵站高标准管养,公园、广场等窗口单位保持卫生洁净、秩序良好、生态优美,路灯设施完好率和亮灯率始终在98%以上,全市90处亮化设施保持常态化亮化效果,每年突出不同主题营造节日气氛,市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市城管局局长陈克祥坦言:“精细管理,要求落实到城区每条街道、每家门店、每样设施、每个工地、每块广告,使城市每个管理对象都有其具体、规范的要求。”

创新 点燃发展的“引擎”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更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市城管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全面理顺工作关系,提升城市管理合力,推动实现“从被动向主动、从传统向科学、从突击向长效”的深刻变革。

——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全省首个火车站地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机构,开创综合执法领域先河;按照招商改制“一撤一建”模式,成立市政维护管理部门,解决遗留多年的市政改制难题;组建城区禁炮与燃气执法专业队伍,提升行业执法水平;通过市场化手段对“五湖一河”40平方公里水域的生活垃圾进行打捞、收集、运输和处理,填补水域环境治理空白。

——推进政事分开。将园林承担的行政许可、处罚、强制、检查职能,环卫承担的行政处罚职能,户外广告、渣土调配、道路破占承担的行政许可职能上收,保留其公益职能,使权责更加明晰。

——提升法治能力。城区禁炮办法列入政府首部规章颁布实施,堪称史上“最严禁炮令”;机动车停车条例纳入人大地方立法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9年5月1日起施行,将大大缓解停车难等社会突出问题;重新修订户外广告、排水设施、市政项目竣工移交、城市人行道、地下弱电综合管网等管理办法,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

——满足市民需求。积极探索对外开放便民模式,选取30家产权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卫生间、10家产权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对城区成块闲置土地全面摸排,建成5处临时停车场对外开放,新增停车泊位500余个,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对外开放所带来的便利。

惠民 奏响幸福的“乐章”

城市管理服务千家万户,造福百姓群众,是一项实实在在、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

全市住房建设管理工作会上,副市长黎作凤提出“人气、大气、灵气、地气、底气”“五气”路径。市城管局紧扣要求,做实人气、地气文章,持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城管事业的发展更有“温度”。

“数字城管”系统一、二期相继建成投用后,充分发挥出“耳目、抓手”作用,每年办结市民来电上万件,通过监督指挥平台处置老百姓身边的城管问题近30余万件。为缓解交通压力,对原有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按“扩面增量”要求实施二期建设,城区形成8000辆自行车、386个站点的骑行网络,并实现“扫码租车”和“百城骑行”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针对城市绿量不均衡问题,通过实施桥梁立体绿化、道路绿化提质、公园景观配套以及生态浮岛、“口袋”公园、“乔木进城”等项目,为市民打造了更多的“城市绿肺”。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对城区病害桥梁、检查井盖和破损严重的人行道板整修提质,分步分批修复破损路面,完成主城区17处易涝点整治。充分考虑市民倒垃圾、如厕的需求,新建、改造公厕64座、垃圾站23座、垃圾屋400余座,所有公厕均安装配备残疾人扶手、无障碍设施、标识标牌及保洁用品。

在内部,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建成11个城管服务岗亭、23座环卫工人休息室,并配齐空调、饮水机和微波炉等日用品,成为“户外职工之家”,让城管环卫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此外,在各项创建工作中,按照全标准、全落实、全员参与、全部精力的“四全”要求放弃休息日,延长工作时间,打破固定工作模式,确保迎检顺利通过。每逢重大接待活动,以“尽善尽美”为目标,对管理要素“地毯式”排查整治,营造最佳城市环境。

始终把环保督察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城管领域建筑扬尘、油烟排放、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洞庭湖矮围拆除、王家河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开展市容环境“六大整治”“百日攻坚”等行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环境效应。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实施花果畈垃圾处理场防渗提质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大型垃圾中转站、船舶生活垃圾收集点、蛇皮套及“三大湖”黑臭水体治理等一批民生项目。通过建立一套班子、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一笔资金、搭建一支队伍,确保医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如期投用,彻底告别医疗垃圾多年异地处置的历史。

近年来,一场场冰雪、暴雨等自然灾害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岳阳城管不仅深知且未雨绸缪,面对各时期的灾情,在“保抽排、防隐患、保秩序”上精准发力,围绕道路、桥梁、天桥、涵洞、公园、广场等重点部位应急除冰,托住了民生底线。

“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多高,城管人的路途就有多远。”陈克祥话语掷地有声:“站在新的起点,岳阳城管将紧扣‘精细、智慧、人本、绿色’的管理要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建设‘品质城管’”。(徐 畅)